博雅出版facebook 博雅出版line
【精選文章】領導特質:整體門徑

領導特質:整體門徑

 

關於領導力的文獻不勝枚舉。多年來,有關領導力的研究一直強調績效和結果的重要性。什麼樣的領導才能最有效地為組織實現目標?領導者是否需要具備多種風格,以便在領導不同類型的人才時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或者,當機構面臨新的挑戰和情況時,是否需要引進特定類型的領導者(獨裁型、服務型、變革型)?

 

每隔幾年,我們似乎會重新討論領導力和特質的話題,因為我們會看到領導者引導他們的組織走向不道德甚至犯罪的結局,或者使用可疑的手段來實現可能令人欽佩的目標。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FTX帝國雖然號稱致力於利他主義和合乎道德地使用財富,但仍然垮台了。無國界醫生發佈了一段影片,因其籌款資料中出現對種族問題不夠敏感的內容:即白人醫生為黑人和棕色人種的病人看病,儘管事實上參與該計畫的許多醫生是來自其他種族和文化,而致歉。[1]


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已經對企業、政府和教育等著名機構失去了信心。如果領導者已經失去(道德)指引,能否有效實現目標又能代表什麼?那些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的無效領導又有何目的?領導的目的是什麼?其關鍵工具是什麼?

這些問題重新引起了一場關於領導力與特質之間關係的古老對話。我們顯然正處在一個將特質重新成為領導力話題的階段。但是在21世紀,我們如何評估、衡量和發展我們所認為的特質?當今領導者的特質構成是什麼?它可以歸結為特定的行為或特徵嗎?它是一個人的經歷、世界觀、文化或教養的產物嗎?簡而言之,特質是可以學習或培養而來,還是領導者完全是天生的?

本文探討了當代和歷史上評估和培養特質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種全面的方法。當代用於理解和評估領導者特質的框架通常涉及使用一套歸因於良好領導力的特質來評估個人。這些模型假設這些性格特徵可以透過訓練和自我提升來學習和發展。這些框架對於組織中的領導特質發展是有效的,但植根於哲學、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的領導特質理論,在識別和培養領導者方面可能同樣(或更)有效。

例如,管理理論家彼得˙杜拉克是將特質視為領導的關鍵組成部分的早期倡導者。杜拉克認為,價值觀、美德倫理和世界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塑造人的特質。他認為,特質不太關乎一套特定的特徵,更多地是一種形塑決策的內在觀點。儘管當代模型強化某些特質特徵和素質可能是有幫助的,但考慮到特質的歷史背景並承認道德和經驗在特質發展中的作用,這種全面的、跨學科的方法也是有益的。

 

歷史上對特質的看法

亞里斯多德和《尼各馬可倫理學》

古典希臘社會通常被稱為民主的搖籃。到西元前世紀,自由男性被期望在民主集會中參與政治決策。這些人需要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來承擔希臘社會的領導責任。

哲學家們提出了各種方法,以創建這樣一個領導公民階層。詭辯家認為通過證據和理性解釋立場的論證來訓練人們。與此相對的理論家擔心這種方法會導致一群雖然口才出眾但不一定堅持真理的領導者。這些對立的理論家包括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認為尋求真理和智慧是道德的基礎,也是政治領導中特質的關鍵。他認為特質是長期教育的產物,需要持續練習(實踐)—也就是說,美德行為是由習慣所形成的。一個個體採納善良的行為,不是通過遵循一套規定的規則或指示,而是通過在特定情境中培養對正確的真實感。換句話說,特質不是通過閱讀應做和不應做的事情清單來發展的;它是通過灌輸一種在給定情境下做正確之事的本能和欲望來發展的。人們不是偶然具有美德,這需要多年的深入、個人工作和考慮情況和挑戰才能發展我們今天可能稱之為真正的道德指南,以建立誠信。這與學習行為不同,它是人內在的一部分,是多年致力於內省、通過錯誤學習和學習理念而發展的。

亞里斯多德完整的美德清單很複雜,但他的四個基本美德是:[2]

1.謹慎(Prudence

2.正義(Justice

3.節制(Temperance

4.勇氣(Courage

 

博雅教育理想

亞里斯多德的美德倫理學理論假定人們會將他們的特質付諸實踐。這才是整個重點:希臘社會需要公民來領導和參與決策。但是亞里斯多德指出,領導者需要培訓和教育。這會是什麼樣子?這在早期就有很大爭議,但博雅教育的概念源於這次早期對話。其概念是,因為道德美德需要教育,隨著社會越來越大,需要為個人設計一些鍛鍊課程。這種教育是什麼樣子?什麼會導致辨別謹慎、正義、節制和勇氣的意義的能力?

最終,德國、英國和美國的大學和學院將接受廣泛教育的理念,培養人們(起初是菁英男性)成為領導者或代表政府的參與者。在德國大學裡,Bildung”的概念不僅包含課程,還包含自我發展和覺醒的精神之路。在美國和英國的高等教育機構中,「君子」的概念反映了德國Bildung的理念。到19世紀,博雅管理教育被認為通過灌輸價值觀和信仰來塑造年輕男子的特質,使其具備參與自由政府所需的素質。這些價值觀包括謙遜、對正義和真理的尊重、節儉以及對心智和性格的紀律。

隨著西方社會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越來越工業化,大學強調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博雅管理教育理想開始淡化(除了在小型、菁英學校,博雅課程仍受重視並提供)。今日,有人認為博雅管理教育與現代生活無關,而許多學生要求高等教育提供具有市場價值的技能。其他人的立場是,在一個日益動蕩的世界裡,博雅管理教育甚至更加關鍵。[3]無論如何,當今的博雅課程仍然與發展人的特質保持著聯繫。

 

杜拉克對特質的看法

杜拉克認為管理是一門博雅藝術,不僅與實踐相關,還與智慧、知識和自我認識相關。特質在杜拉克的管理和領導理念中至關重要。對杜拉克而言,管理最終是關於人:「他們的價值觀、成長和發展……〔它〕深深涉及精神問題—人的本性,善與惡」。[4]他視誠信為領導的「試金石」,是在組織中領導他人的任何有效行為中都不可或缺的。

杜拉克認為,儘管誠信很難定義,但它的缺乏通常體現在行為和特徵中。例如,在特定的情境中,缺乏誠信的領導者會關注誰是對的而不是什麼是對的。他們也傾向於懼怕強大的部屬,因為缺乏讓自己充滿能力的信心。缺乏誠信的領導者還專注於其他人的弱點,而忽視了他們的優勢。[5]

 

謹慎倫理

杜拉克也擁護一種謹慎倫理模式。儘管他對倫理的解釋非常複雜,但他提出了基於審慎的西方哲學觀點:執行自我控制和用判斷管理自己行為的能力。借鑒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杜拉克認為謹慎是一種重要的美德,因為它要求個人將特質付諸實踐。同樣,杜拉克認為謹慎的美德倫理需要正確的內在化:「謹慎倫理並沒有說明『正確』的行為是什麼。他們假定什麼是錯誤行為已經足夠清楚—如果有任何疑問,它是『可疑的』,並應該避免。」[6]

根據杜拉克透過遵循謹慎原則,一個人能成為領導特質的典範。誠信和謹慎行為是杜拉克特質的兩個關聯要素。在這兩種情況下,人們都不會學習一套「正確」和「錯誤」的行為,也不會努力發展某些優勢。一個人要嘛具有這種意識,要嘛沒有。

 

當代領導力品格模型

行動價值優勢清單(VIA-IS

2004年由心理學家Christopher PetersonMartin Seligman開發的行動價值優勢清單(VIA-IS)。[7]他們的想法是以學術為基礎,強調發展人的優勢,而不是識別需要解決的弱點(傳統心理學領域使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VIA-IS(和下面描述的LCIA工具)允許自我評估和涉及同儕和其他人的數據的360度評估。

PetersonSeligman確定了與24項優勢相對應的種美德。隨著研究人員收集了全球超過1300萬人的VIA-IS評估數據,該模型已被更新:[8]

 

- 智慧和知識— 創造力、好奇心、判斷力、學習熱情、觀點

- 勇氣— 勇敢、毅力、誠實、熱情

- 人性— 愛、善良、社交智慧

- 正義— 團隊合作、公平、領導力

- 節制— 寬恕、謙虛、謹慎、自我調節

- 超越— 欣賞美麗和卓越、感恩、希望、幽默、靈性

 

這個框架的目的是找到類似特徵的特質優勢(隨時間推移保持相對穩定)、適用於不同時間和文化,而且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測量。VIA-IS模型認識到並非每個特質優勢都存在於每個個體中;該模型的要點是專注於現有的優勢並與個人合作以發展這些優勢。

 

Ivey領導特質框架 /領導特質洞察力評估(ILCF/LCIA

Ivey領導特質框架(ILCF)是用於評估領導特質各個面向的方法。2015年,Ivey商學院和Sigma評估系統合作創建了領導特質洞察力評估LCIA工具,用於測量ILCF中獲得的領導力的特定維度。該計畫是Ivey針對2008年金融危機相關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參與導致危機的抵押貸款交易公司雇用的個人要就不願意,要就無法停止造成問題的行為。對高階管理人員來說,短期財務收益的重要性超越了做更好的判斷。在組織的較低級別,員工感到無力公開反對他們明知是錯誤的行為。

本質上,Ivey的研究人員發現,問題不僅僅是領導層缺乏特質,還有組織忽略了特質作為機構使命的一部分的重要性。IveySigma合作創建LCIA作為:(1)識別和衡量領導特質及其組成部分;(2)幫助組織找到方法發展和增長人員的特質。[9]ILCF關注行為而不是特定特徵,從而強調透過習得展現特質的習慣的可能性。根據這種觀點,特質可以透過獲取來發展(透過後天培養來發展)。

LCIA將判斷力置於其特質模型的中心;所有其他元素都從這一美德向外輻射(LCIA的措辭是「領導特質維度」)。借鑑VIA-IS中類似的特質組成,LCIA又增加了個領導特質維度:

 

 1. 勇氣—做出決定

 2. 驅動力—動力和生產力

 3. 協作—團隊效能

 4. 誠信—信任、透明度、有效溝通

 5. 節制—風險管理

 6. 問責制—對決定的承諾

 7. 正義—超越公平

 8. 謙遜—持續學習、承認錯誤

 9. 人性—對利害關係人的理解

10. 超越—激發創新、對激勵的承諾

 

LCIA的創建者來說,特質不僅僅是關於道德和意圖。它是有關在面對任何情況下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這一點透過行為表現出來。在這種模式下,技術能力和能力並不代表特質。也不總是與道德有關。相反的,它是關於維持福祉和卓越的能力。LCIA的特質模式與其說是關於美德倫理,不如說是關於決策能力。[10]

 

 

洞察

特質是什麼?

特質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斷調整「特質」的定義以適應文化的變化和觀點。杜拉克認為,特質不是一套行為,而是一種心態。這與亞里斯多德的觀點非常一致。亞里斯多德和杜拉克都建立了一套明確的美德,這些美德構成了特質。儘管亞里斯多德的倫理體系很複雜,但他強調四個道德美德。對杜拉克來說,誠信和謹慎是建立領導力的兩種美德

更現代的特質視角著重於個人發展。一個人如何培養出反映特質的行為?自我完善如何引導更好的特質?對於這些現代領導模式而言,特質不僅僅是誠信或謹慎。VIA-IS採取非常個人化的角度看待特質,識別每個人獨特的具體優勢。並非每個人都具備與六種美德相一致的全部24種優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開發人員根據他們的評估經驗對這些優勢進行了修改。例如,更新後的VIA-IS不再將誠信視為勇氣美德下的優勢;它已被「誠實」作為一種優勢所取代(也許是因為誠信很難量化)。LCIA將誠信包括在其特質維度中,但它並不是模型的核心。VIA-ISLCIA都包含正義、節制和勇氣,但謹慎不是不存在,就是包含在節制之中。亞里斯多德的四個主要美德仍然是現代特質的要素,但謹慎的重要性被最小化了。

顯然地,領導特質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定義,這取決於一個人優先考慮的事項。如果決策能力最重要,那麼判斷力將是特質的核心。如果特質是基於個人和可變優勢的存在,那麼發展每個人獨特的個人特質將決定該人的領導能力。如果建立信任和行為一致性是特質的主要組成部分,那麼領導力評估將優先考慮誠信和謹慎。

然而,領導特質的定義讓我們不禁要問:領導的目的為何?如果重點是個人的決策能力或發展個人的優勢,哪裡有共識發展和團隊建立的空間?如果領導者只專注於自我發展,他們如何學習根據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來思考?

 

一個人如何獲得特質?

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希臘羅馬社會。例如,在亞里斯多德時代,博雅管理課程是備受爭議的議題。一個人如何真正實踐美德?

1.列出了本文討論的歷史和更現代模型中特質的定義、相關的美德和屬性以及特質的獲取方式。LCIAVIA-IS模型中的美德存在一些重疊。例如,兩者都有勇氣、人性、正義和節制。博雅教育理想加入了智慧、節制和正義,並添加了一些獨特的特徵,包括節儉、真理、謙遜、對卓越的欣賞和勤奮。

 

1.

理論家/模型

定義

美德/屬性

獲取方法

亞里斯多德

美德倫理

審慎、正義、節制

勇氣

習慣,透過實踐長期灌輸

博雅管理教育理想

美德倫理

節儉、真理、謙虛、正義,節制、勤奮、欣賞卓越、智慧

正規教育/大學培訓

杜拉克

美德倫理

誠信、謹慎

終身經驗 &教育

LCIA

判斷

智慧與知識、勇氣、人性、正義、節制、超越

訓練/習慣養成

VIA-IS

優勢

勇氣、幹勁、協作、誠信、節制、責任、正義、謙遜、人性、超越

訓練

 

舊有的領導特質模式假定特質無法透過強化某些特徵或行為來獲得。對亞里斯多德和杜拉克來說,特質是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形成的(在博雅管理教育理想中,是透過正規教育形成的)。杜拉克對此表達得非常清楚:

 

特質不是管理者可以獲得的東西,如果他們不把它帶到工作中,他們將永遠不會擁有它。它不是一個人可以愚弄別人的東西。一個人的同事,尤其是下屬,在幾周內就會知道他/她是否具有誠信。他們可能會寬恕很多;無能、無知、不安全或無禮。但他們不會原諒缺乏誠信。他們也不會原諒高層管理選擇這樣的人。[11]

 

這並不是說人們不能成長和改變。杜拉克主張關注人們的優勢並發展它們,而不是專注於他們的缺點和弱點。但是,像亞里斯多德一樣,杜拉克相信一個人將無法發展真正的道德指向,若不在生命早期發展完成。換句話說,誠信不能透過領導力培訓來形成。

由於當代領導特質評估模型不太強調誠信和謹慎,它們提供個人發展的空間。VIA-IS允許個性化的特質發展道路。因為並非每個人都具備每一種優勢,所以特質的獲取和改善過程將取決於個人。LCIA專注於做出健全的決策,讓人們識別自己特質中的哪些方面可能會阻礙他們在一致的基礎上做出判斷。這非常的因人而異。一個人可能不太願意承認錯誤,而另一個人可能並不總是考慮所有受決策影響的利害關係人。

但是這引出了一個問題:人們能否在以後的生活中學習誠信和謹慎的關鍵要素?當代領導特質模型可以幫助個人學習表現出誠信和謹慎(透過該做和不該做的行為列表),但這是否真正反映了特質?還是這種行為沒有內化,不是真正屬於個人的一部分?組織需要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成年後如果沒有誠信,可能永遠無法學會誠信(除非發生改變生命的事件)。

也許杜拉克是對的。儘管我們可能希望幫助領導者在這一關鍵領域進行改進,但在他們成為我們組織問題之前,但明智的做法是在那些缺乏誠信和謹慎意識的人成為我們組織中的問題之前將其淘汰。

 

結論

美國人被訓練要透過他們的領導者來辨認特質。喬治˙華盛頓是一位有特質的領袖,因為正如他的傳記作者梅森.洛克.威姆斯所寫,華盛頓小時候很誠實地告訴他的父親,他玩斧頭損壞了一棵珍貴的櫻桃樹。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將華盛頓描繪成一個有美德的人:一個把誠信和誠實放在首位的人。

特質的定義可能會改變,但大多數人都知道,在面對特質時,他們所定義的特質並不存在。

當代領導特質評估和發展工具,如LCIAVIA-IS,強調可以衡量(領導特質的)特定維度或優勢。儘管這些模型對自我評估和領導力發展計劃都有幫助,但退一步考慮特質的本質和過程的歷史觀點也許是值得的。

在博雅教育的傳統和管理理論家彼得˙杜拉克的觀點中,特質是經過多年形成的。一個人的世界觀、對人的認知、解決問題的方法、承受不確定性的能力、誠實和承認錯誤的意願,以及我們與特質相關的其他素質,都不是一夜之間或在一次領導力研討會上形成的。

我們當然可以努力改進我們的優勢並增強我們的工具箱,但我們確實是我們過去的副產品,這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不完美的個體。

對領導特質的本質和發展進行整體的理解將有助於面對未來的挑戰。

 

 

 

 

 



[1]Leger Uten Grenser. “Anti-Racism: When You Picture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What Do You See?” YouTube, 6 December 2022.

[2]Aristotle.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Reprint e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3]Pasquerella, Lynn. “Yes, Employers Do Value Liberal Arts Degre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 September 2019.

[4]Drucker, Peter F. The New Realities. HarperCollins, 1989.

[5]Drucker, Peter F. Management. Revised edition. HarperCollins, 2008.

[6]Drucker, Peter F. “Can There Be ‘Business Ethics’?” InThe Ecological Vision: Reflections on the American Condition, edited by Peter Drucker. Routledge, 2011.

[7]Peterson, Christopher, and Martin E.P. Seligman.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rifi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8]Littman-Ovadia, Hadassah, et al. “Editorial: VIA Character Strength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 Vol. 12, April 2021.

[9]Leader Character Insight Assessment (LCIA).” Sigma Assessment Systems, 2013.

[10]Crossan, Mary, William Furlong, and Robert D. Austin. “Make Leader Character Your Competitive Edge.”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 October 2022.

[11]Drucker (see 5).

 

 

 

 

原文出處:

Karen. E. Linkletter (2023, December 20).Leadership Character: A Holistic Approach . cutter.com.https://www.cutter.com/article/leadership-character-holistic-approach

 


關於作者

 

凱倫˙林克萊特博士Karen A. Linkletter)是博雅管理研究中心(MLARI)的主任,致力於博雅管理在組織中的研究和應用。她領導一個研究團隊,致力於推進彼得˙杜拉克的思想,並促進有效、有道德的領導力。在此之前,林克萊特博士在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的美國研究學系任教,她也曾在投資和保險組織的金融部門工作過。林克萊特博士(與Joseph A. Maciariello)合著了《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彼得˙杜拉克建立有效組織的永恆願景》一書,並發表了20多篇文章和論文。她也是一位專業的大提琴家,在南加州各地演出並教導私人學生。林克萊特博士在克萊蒙特研究所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那裡她師從杜拉克,並在克萊蒙特研究所獲得了歷史學博士學位。

可透過karen.linkletter@ciam.edu與作者聯繫。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