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顧名思義,是由八篇彼得.杜拉克先生的文章匯集而成的,它們分別是〈不合時宜的齊克果〉(1949)及其引言(1993)、〈新世界觀〉(1957)、〈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1989)、〈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1993)、〈何謂正常運作的社會〉(1942)、〈從盧梭到希特勒〉(1942)、〈現今人類的處境〉(1957)和〈作為社會功能和博雅技藝的管理〉(1989)。讀者可以透過閱讀每篇文章之前的編者說明,找到該篇文章的出處。八篇中只有最後一篇來自杜拉克的管理著作,其他七篇均來自他關於社會和政經類書籍。比起世人對他的定位「現代管理學之父」,他更認為自己是一名「社會生態學者」。要想瞭解箇中原委,以及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態學(當然也包括管理學)建立於其上的信仰和世界觀根基,本書可能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為什麼要編這本書?
我從1999 年結緣杜拉克先生,承蒙他的信任和授權,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開設以他的姓名命名的“Peter F. Drucker Academy”(中文譯為「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二十多年來,因此得以接觸到數以萬計的企業家、管理者、商學院教授和管理諮詢師,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對先生的尊崇令我印象深刻。不過在他們中間,有一個普遍存在的誤解一直困擾著我,即認為杜拉克的管理學是讓組織和個人在市場和職場中取得成功的利器,似乎只要有上進心和學習熱情的人都可以習得,而與學習者本身秉持何種信仰、世界觀和政治理念,並不相關。曾經有一位在IBM 中國區擔任高管的朋友向我指出,杜拉克明白說過,他在自己的管理著作中刻意避談宗教信仰和哲學,就是佐證。我雖然對他的結論不以為然,告訴他杜拉克一生著書三十九本,管理學部分僅占十五本,要理解他的管理著作應該把它們放在作為一個整體的「杜拉克學」中觀照,但我當時並沒有就其個別管理觀念和原則給出具體的說明。
其實我之所以得遇杜拉克先生並非偶然。當年介紹我去拜訪他的人是我的生意合作夥伴和朋友,時任美國財富500 強之一,ServiceMaster 公司的董事長兼CEO,比爾.波拉德(William Pollard)先生。ServiceMaster 是美國乃至全球後勤專業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我那時是它的中國區特許經營商。它的使命宣言由四句話組成:一切為了榮耀上帝;幫助人發展;追求優異;在盈利中成長。很明顯地,這是一間不以市場成功和經濟功利為終極目的,因而與眾不同的公司,而杜拉克先生正是它的管理顧問。該公司通過重新設計工作和專業技能培訓,把那些教育程度不高,只能被僱傭去從事平凡、瑣碎甚至令人厭惡的服務工作的基層員工,變成值得客戶和社會公眾尊重的專業工作者,而不僅僅是提供給他們一份謀生的職業;正是這一點,深深的打動和吸引了我。在涉足ServiceMaster 的業務之前,我已經有多年經商經驗,也讀過若干管理書籍,我那時和大多數後來遇到的中國企業家和管理者一樣,只看到管理可以提升績效,幫助企業成功的一面,並沒有意識到管理背後的基本信念和世界觀有多麼重要,直到遇見比爾.波拉德和他的企業。之後我得以反思杜拉克的管理學與商學院教授的MBA 之間,到底有什麼質的不同,也始自我在中國引進ServiceMaster 業務的經營管理實踐。
在波拉德和杜拉克之後,還有一個人對我認知的改變發生了重要影響,那就是約瑟夫.馬齊里洛(Joe Maciariello)教授。馬齊里洛是杜拉克先生多年的同事和朋友,在杜拉克去世之後,仍鍥而不捨地對他的學說追根溯源,他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呈現於他與歷史學者凱倫.林克萊特(Karen Linkletter)合著的《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中。這本書一開始就列舉企業界因為喪失美國社會的基本信念和價值觀,一味追求利潤,給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帶來的災難。雖然這和太平洋彼岸發生在中國的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應該說中國的情況要嚴重得多),但是兩者都印證了我的憂慮:如果人們,尤其是社會精英,只把管理學當作價值中立的商業工具,卻忽略受到管理行為和決策影響的人,包括但不限於管理的對象─ 工作者,那麼這樣的管理學勢必會把它的學習者和實踐者引到邪路上去。
《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出版後不久,在一年一度舉辦的「中國彼得.杜拉克管理論壇」上,我作為開場發言嘉賓做了題為「管理學不是成功學」的演講,沒想到得到了熱烈的反響。在論壇結束後,我的演講旋即被多家知名媒體採用和轉發,據不完全統計,短短的兩週內,至少有三十萬人收看視頻或閱讀了它的文字稿。這意外的成功與Joe 的《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的現象很相似,它不禁引起我的思考:隔著太平洋的美、中兩國不約而同發生的響應,是不是在昭示某種趨勢的改變?世界在長時期沉迷於功利主義和過度的物質追求之後,是否開始重新思考和定義何謂人的本質和人生圓滿,開始回歸精神價值觀?
受到啟發和鼓舞的我於是邀請Joe 以《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中的內容為基礎,開發一套深度研討課程,把杜拉克的管理原則和它背後的信仰與世界觀根基貫通成一體。這套包含十四個主題的系列研討課程被命名為「博雅管理的實踐─ 培訓培訓師的課程」,簡稱“TTT (Training The Trainer)”。從2016 年起,我們在北京、香港和洛杉磯,成功開辦了十多期“TTT”。在中途,Joe 和我坐下來檢討“TTT” 的得失,我們共同認為,雖然“TTT”在打通杜拉克操作層次的管理知識和工具與觀念層次的信念方面,收到了值得欣慰的成效,但是仍未能達到真正通透的地步,尤其是在為什麼有效管理的組織型社會可能成為遏制極權主義邪惡統治的唯一替代,以及為什麼信仰和世界觀會對此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一要害問題上。Joe 承諾他將深化這個方向上的研究,據以擴寬和完善“TTT” 課程的設計。只可惜他的驟然去世打斷了這個計劃。
故事講到這裡,聰明的讀者已經猜的到我為什麼要編這本書了。事實上這是我編的第二本杜拉克文集,頭一本是《杜拉克論極權主義和社會拯救》,兩年前已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文集出於同一目的,都是為深化和完善“TTT” 課程而增補必要的研討材料。我自問是個做事的人,作文章即便是編選別人的文字,於我而言也是勉為其難,但逝者已矣,Joe 留下的工作畢竟需要能理解它的人承擔。
這本書是編給誰看的?
本書固然是為未來“TTT” 課程的學習者─ 那些希望通過“TTT” 的學習,不但自己能正確理解杜拉克管理學,而且有能力傳授給他人的人而準備的;但它的讀者也包括任何想要窮根究底,探尋杜拉克學說真諦的人,無論他們是學者還是實幹家。身為編者總是希望讀者多多益善,但是因為本書的閱讀並不輕鬆,理解更非易事,我猜它只是一本小眾的讀物,兼且在財務上一定入不敷出。我最樂觀的期待也只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逐
步受到更多的關注,贏得較多的讀者─ 假如Joe 和我對人們正在從物質和功利主義的沉迷中甦醒的判斷是正確的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到底這是一本彼得.杜拉克的文集,正如他的其他著作經歷漫長的歲月至今仍歷久彌新一樣,我希望本書也能展現頑強的生命力。
怎麼去讀這本書?
如果你從書中八篇文章編排的順序和目錄中的說明文字去看,很容易得出「按順序依次閱讀就好」的結論,但是這種線性的流程可能不符合你個人接收知識的特定路徑。作為編者,我依照我所理解的各篇文章之間的內在關聯性,試圖提供某種明確的指引給讀者,但我並不反對讀者從其中任何一篇自己最有經驗基礎,因而也最有「感覺」的文章入手,再及其餘。同好楊無銳博士在精讀各篇後認為,一般讀者可以從居中的〈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這一篇開始,再向前延伸至世界觀和信仰那三篇,向後延伸至其他四篇,亦不失為一個合理的建議,因為中間這篇既不太過理念化或抽象,又不過於具體化,相對而言可以「雅俗共賞」。我相信這八篇文章任何一篇的深度都不是線性地從頭到尾讀一遍就可以把握的,因此很可能實際閱讀起來會是跳來跳去:從此篇跳到彼篇,讀完後面的又跳回前面,即循著個人有所感悟不斷重復閱讀。如是,則不論你從哪一篇開始,最終都可以逐漸走向對全書的融會貫通。楊無銳博士研讀後把他的領悟寫進一本與本書配套的導讀文集。對於沒有基督教信仰的讀者而言,〈不
合時宜的齊克果〉或許是八篇文章中難度最大的一篇,卻又是理解杜拉克信仰和世界觀的起點。鄧軍海博士為這篇文章做了新譯、詳注。這兩本書計劃與本書同時出版,希望能為讀者帶來啟發和幫助。
鳴謝
本書原訂在一年前出版,一推再推之下遲至如今,概因本人對於文字編輯工作的外行拖慢了進度。不過在這一年裡卻有機會聚集一批鑽研杜拉克學說的同好,就八篇文章逐篇進行相當深入的線上研討,研討中頭腦風暴所產生的真知灼見,校正了我之前諸多理解上的膚淺和失準之處,其中對本書成書貢獻最多的幾位是:慈玉鵬先生審校了八篇文章的譯文;楊無銳博士為每一篇文章精心撰寫了「解讀」;楊黎明先生全程主持了研討活動;劉敬輝教授撰寫了序言;孫虹發先生編選了書中的附錄四「杜拉克的自由觀」;劉屹松先生、黃建東先生和王章林先生與上述各位分擔了特定文章的導讀;蔣鵬先生則為線上研討提供了技術支援。我在此向他們一併致以由衷的感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本書的編輯和出版雖然是我發起的,最終卻是眾人精誠合作的成果,沒有他們的熱心投入,本書斷然無法以現在的面貌呈現給讀者。
編者 邵明路 謹識
2023 年5 月於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