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出版facebook 博雅出版line
彼得‧杜拉克 跨越20世紀的一生
彼得‧杜拉克 跨越20世紀的一生 My Personal History
  • 作者:彼得‧杜拉克
  • 譯者:黃偉民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日期:2022/04/18
  • ISBN:9786269567300
彼得‧杜拉克,親歷了整個20世紀波瀾壯闊的世局變化。在歐洲的養成教育、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東西冷戰等的大起大落皆賦予他自成一格的觀察角度。
這位陪著我們走過近一世紀的管理大師,其豐富的人生閱歷、洞燭入微的觀察、鞭辟入裏的剖析以及創新的管理思維,為全球企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機關的經理人帶來深遠的影響。
透過27篇與杜拉克本人的專訪,帶領讀者了解杜拉克如何從早年的維也納生活一路前進,成為今日的「現代管理學之父」。更藉由牧野洋的解說,帶我們進入這位偉大思想家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2022 年中文版解說者序
 
           從彼得.杜拉克發表〈我的履歷表〉(私の履歴書)系列連載算起,至今已經超過17 個年頭了。我很高興終於出了外文版。
         《彼得.杜拉克──跨越20世紀的一生》─ 也就是本書,儘管是杜拉克唯一的一本自傳,卻因為只出了日文版,因此,沒有被羅列在他的著作清單上。換言之,如今日本以外的大部分外國人,都不知道有這本書的存在。
          在這種現況下,迎來了中文版的問世。而中文文化圈遠大於英文文化圈。以本書中文版的出版為契機,我心中萌生對未來發展的期許,希望《彼得.杜拉克──跨越二十世紀的一生》在全世界被廣泛閱讀,重新照亮杜拉克的人生和著作。
           杜拉克在1950 年代末訪問日本時,就已經預言:「日本將成為經濟大國!」這是在日本邁入高度經濟成長期之前的事。這位學者早於世人便透視了日本的潛力。
           如果現在杜拉克還健康的活躍於人世間的話,對於現在的中國會有什麼樣的預言呢?看到人均國民生產毛額(GDP)都快超越日本的臺灣,又會怎麼說呢?一邊想像著這些推論,一邊讀中文版,也饒富趣味吧。
            以下談的雖然是私事,但我因為長時間採訪杜拉克,幫他協力連載了〈我的履歷表〉而建立了緣分,個人也因此受到杜拉克非常大的影響。影響有多深呢?我和家人一起移居到有「杜拉克第二故鄉」之稱的加州克萊蒙特市,到2013 年為止一共住了五年,由此可見影響之深。在這期間,我們一家和杜拉克遺孀桃樂絲夫人維持了家族間的交情,我帶著孩子多次造訪過杜拉克家。
             由於中文版的出版,《彼得.杜拉克──跨越20世紀的一生》可以傳遞到更多人的手中,閱讀之餘,可從杜拉克的人生和著作中學到很多東西。有幸與這樣的杜拉克有這層關係,是我人生意外的喜悅。
2022 年1 月
牧野 洋
 
         文字工作者的人生,鮮少受到大眾的注意,也不太會被認為是有意義的。會受到注意的,只有他的作品。做為一個文字工作
者,我的人生當然也不例外。
         的確,我住過各種不同的國家,從事過許多不同的職業。或許在這方面,我的人生可能顯得很有趣。
         我於1927 年離開出生的故鄉奧地利,然後移居德國、英國、最後到了美國。在這些過程中,為了賺取生活費用,前後歷經過貿易公司的實習生事務員(1927-1928 年)、證券公司的職員(1929 年)、負責經濟和海外新聞的報紙記者(1930-1933 年)、基金經理(1934-1936 年),並曾擔任美國駐地記者(1937-1939 年),同時為多家英國報社撰稿,最後擔任大學教授到屆齡退休時止(1942-1991 年)。
         我對每個工作都覺得興趣盎然,而且每個工作都有達到不被老闆解僱的實際業績。但是,從我第一次成為社會的一分子開始,我接受每個工作的首要著眼點,都是為了支撐我邁向寫作生涯的一種手段。
           我的第一份重要著作是在1933 年完成出版。這是一篇關於19 世紀上半葉活躍於德國的政治思想家的論文。如今,這份印刷品仍然保存著。從那時起,我便一直持續在寫作。以結果論,至今已出版了三十多本書,並發表了無數的論文和報導文章。
          著作部分,可大致分為:一、關於管理和組織的書籍,二、關於社會與經濟的書籍,三、關於政治理論的書籍。這些書也有在日本出版。實際上,若以人口數比例換算的話,我的書在日本的銷售量是美國銷售量的2.5 倍。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牧野洋先生,從這些書和對我的專訪中,他高明摘錄了我的人生。我決定將這些內容與《日本經濟新聞》連載的〈我的履歷表〉合併在一起,並集結在本書中。這本書記錄了我對管理和組織方面的畢生事業,堪稱權威總結的決定版。我和日本讀者都該非常感謝牧野洋先生。
2005 年7 月
彼得.杜拉克
2022年中文版解說者序 
日本文庫版2009 年發行序 伊藤雅俊
解說者序
中文版譯者序
前言 
 
1 本職文字工作者─95 歲依然在職
    牧野洋解說 杜式幽默 
2 生於帝都維也納─四歲夏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
    牧野洋解說 寫作術
3 世上最溫柔的父親─對熊彼得伸出援手  
     牧野洋解說 哈布斯堡帝國  
4 和佛洛伊德握手─人面廣闊的雙親  
     牧野洋解說 捷克首任總統  
5 與良師相遇─八歲初嘗學習的喜悅  
    牧野洋解說 教學其事  
6 受邀紅旗示威當前鋒─感覺「格格不入」  
    牧野洋解說 群英薈萃的維也納  
7 脫離沉悶維也納─圖書館的「大學教育」  
     牧野洋解說 博蘭尼家族  
8 大蕭條中記者之路─頭一天就被總編怒罵  
     牧野洋解說 「黑色星期四」的新聞報導  
9 法蘭克福時代─擔任記者與大學助教  
     牧野洋解說 納粹與大眾傳播媒體  
10 遭遇納粹衝鋒隊─心臟狂跳  
       牧野洋解說 猶太人  
11 與桃樂絲再相逢─人生最激動的瞬間  
       牧野洋解說 活力充沛的杜拉克夫人
12 躬逢其盛凱因斯講壇─但對經濟學沒興趣  
       牧野洋解說 與桃樂絲的戀情開端  
13 大戰前夕的蜜月旅行─新生活在紐約  
       牧野洋解說 與日本的接觸點  
14 與華盛頓郵報簽約─自由作家的第一步  
       牧野洋解說 八分鐘取得美國簽證  
15 處女作獲邱吉爾好評─預見德蘇的勾結  
       牧野洋解說 業界頂尖《時代雜誌》的招納  
16 向雜誌王學習之60日─與IBM創始人互動  
       牧野洋解說 與IBM的關係  
17 驚喜突如其來─通用汽車的邀約  
       牧野洋解說 陸軍部的顧問  
18 戰時也調查工廠─與「GM的大腦」意氣相投  
      牧野洋解說 投資報酬率的衝擊  
19 獨特的經營者史隆─祕密武器是助聽器  
      牧野洋解說 溫柔敦厚的「GM先生」  
20 《公司的概念》浴八方炮火─史隆出手相救 
      牧野洋解說 心中的故鄉佛蒙特
21 分權制風潮─ 福特和奇異採用  
       牧野洋解說 威爾森.杜拉克法  
22 終生課題「知識工作者」─ 協助豐田汽車  
       牧野洋解說 退休基金式社會主義  
23 設計「經營顧問」─ 帶入麥肯錫  
       牧野洋解說 「 管理」的發明  
24 幸運女神再度降臨─ NYU 首任管理系主任  
       牧野洋解說 管理業務天生不合  
25 戴明與我擔綱授課─ 教室是游泳池  
       牧野洋解說 教授日本畫  
26 首度訪日看日本畫─ 發現未來經濟大國  
       牧野洋解說 與盛田昭夫初識  
27 傾力投入NPO─我的人生沒有「退休」  
       牧野洋解說 歷史的見證人
 
回上一頁